4月19日上午,體現“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方向的省重點建設項目——河南能源三門峽戴卡輪轂制造有限公司年產400萬只鋁合金輕量化輪轂項目,在三門峽產業集聚區開工建設。這一項目將打造國內單體規模大、工藝設備先進的輪轂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河南能源化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陳祥恩,三門峽市委書記趙海燕等察看了項目情況。
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副總經理宋福印、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梅興隆、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長徐飛,市領導呂挺琳、高戰榮、孫宗會、李慶紅、孫繼偉等參加活動。
在項目建設工地,陳祥恩、趙海燕一行實地察看了項目推進情況。該項目緊隨汽車輕量化這一發展趨勢和主題,充分引入“中國制造2025”“工業4.0”的先進理念,按照推進智能化制造、轉變發展方式的設計思路,努力打造智能化工廠。項目按照數字制造系統進行設計,通過嵌入式智能設備,結合網絡信息技術,在生產線上實現自動化生產、智能檢測、智能監控和糾正等,生產流轉過程中產品不落地,利用機器人和機械手實現生產自動化。項目一期計劃投資13.33億元,建設工期1年。建成達產后每年可新增產值10億元,利稅1億元。
在察看項目時,陳祥恩對三門峽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對項目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年產400萬只鋁合金輕量化輪轂項目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團2016年的必保項目。這一項目既順應世界汽車輕量化發展趨勢,又契合集團制造板塊戰略選擇,將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三門峽產業經濟發展增添強勁動力。在下一步項目建設中,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將以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和《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綱要》為引領,充分發揮集團優勢,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力爭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把項目打造成精品工程、三門峽產業集聚區的名片工程,為三門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趙海燕指出,年產400萬只鋁合金輕量化輪轂項目是符合“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要求的產業升級重點項目,也是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支持項目。項目的開工建設,是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對三門峽拉長鋁工業產業鏈條、促進產業鏈從低端向高端延伸、打造全國重要的鋁產業基地,推動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引領和支撐作用。三門峽產業集聚區和市有關部門要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創造優良環境、提供優良服務。希望項目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高質量完成。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三門峽實施“54321”轉型發展戰略,還要進一步搶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機遇,發揮產業轉型升級項目的示范效應,積極發展具有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等特征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打造動力強勁的發展新引擎,在“中國制造2025”道路上不斷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