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的潮流不可逆,在世界汽車強國德國推進“工業4.0”(人類將迎來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為基礎,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機器自組織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同時,對于發展中的中國來說,新的機遇是必須要抓住的,于是《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要出爐,其中涉及了10個重點領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便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
△ 而與以往不同,此次“中國制造2025”中對于汽車業則用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來代替,傳統內燃機車輛已經不能滿足驅動中國發展的需要。
以近工信部披露的《中國制造2025》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10年戰略目標來看,其對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中國制造2025》提出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節能汽車、智能互聯汽車是國內未來重點發展的方向,并分別提出了2020年、2025年的發展目標。
同時《中國制造2025》還明確了: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點評君對于這些政策的推出感到十分的欣慰,原因很簡單:汽車產業是制造強國戰略的必然選擇。在國家支持下,相信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將會更快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