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制造跨境電子商務平臺
客服電話:4000085670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媒體>>供給側改革>>博物館教育需要供給側改革 絲路各國教育資源共享
提供最新資訊新聞、國內新聞、國際新聞、行情速遞、政策法規等內容

博物館教育需要供給側改革 絲路各國教育資源共享

   發布日期:2016-05-20   瀏覽次數:53
核心提示:西部網訊(記者 敬澤昊)作為2016絲博會暨第二十屆西洽會文化遺產保護交流合作論壇的組成部份,在5月13日下午舉行的博物館與社會
  西部網訊(記者 敬澤昊)作為2016絲博會暨第二十屆西洽會文化遺產保護交流合作論壇的組成部份,在5月13日下午舉行的博物館與社會教育分論壇上,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博機構代表圍繞這一議題開展交流。

    博物館教育需要供給側改革

    陜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強躍做了題為《博物館大教育理念的探討》的主題發言,他基于《博物館條例》將教育定位博物館眾多職能之,而提出了“大教育”的理念。相對于之前的博物館社教,他認為新時期博物館的教育,“必須從傳統的單項灌輸式教育理念向基于觀眾需求的雙向互動式體驗轉變”。這種轉變從某種意義上講,就如同生產要素從需求側轉向供給側,是時下流向的供給側改革,在博物館領域的實踐。

    強躍認為要推進“大教育”,先要制定一個博物館教育規劃,讓所有博物館從業人員明白博物館的教育定位。其次要打造一支強大的隊伍,將社會力量和博物館管理者凝聚在一起,在更大的范圍里推廣博物館教育。再次要精準定位,必須充分了解了不同人群的實際需求、接受知識的程度、方式等細節,從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為了推廣“大教育”理念,幾天前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高教工委、陜西省教育廳和陜西省文物局共同發起成立的陜西博物館教育聯盟,把博物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強躍看來,這一組織的成立,可以將陜西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教育資源相結合,使得博物館教育的范圍擴大,受眾擴大。

    絲路各國共同推動博物館教育

    在文化遺產保護交流合作論壇上,與會各國的代表共同發布了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博物館教育資源合作《西安宣言》(草案),將博物館“大教育”的范圍進一步擴大。

    參與宣言起草的專家們認為。博物館是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為教育、研究、欣賞之目的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人類及人類環境的物質及非物質遺產。綿延二千余年,橫跨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交流與互鑒的奇跡,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為沿線國家的博物館提供了具有很高教育價值的物質基礎。

    為了充分發揮絲綢之路偉大遺產在教育當今社會、培育未來社會發展基礎中的重要作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博物館應在“開放,共享,協調”基礎上,創新教育模式,讓這條古老通道煥發出光照現實的力量,共同推進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賬號:"xxxxxxx",每日獲得互聯網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媒體
點擊排行
買家保障支持先行賠付
擔保交易保障每一筆交易
實地驗廠真實性并拍照取證
委托找廠萬余家工廠等您下單
手機客戶端隨時隨地 快捷方便
海外購| 產業鏈| 供應鏈| 吉交會| 吉日會| 吉俄會| 吉蒙會| 博覽會|
com黄片大全免费,天天摸天天爱天天射天天添,黄色网站无码免费不卡顿,亚洲欧美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