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制造跨境電子商務平臺
客服電話:4000085670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媒體>>新聞資訊>>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記者會 外長王毅回應熱點問題
提供最新資訊新聞、國內新聞、國際新聞、行情速遞、政策法規等內容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記者會 外長王毅回應熱點問題

   發布日期:2016-03-12   瀏覽次數:141
核心提示: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兩會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半島局勢 韓國廣播
QQ截圖20160312090351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兩會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半島局勢

 

    韓國廣播公司記者:中方如何確保聯合國安理會新對朝決議得到有效執行?如何界定民生和非民生的范疇?

 

    王毅: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責任也有能力執行好安理會決議,包括第2270號涉朝決議。

 

    對民生的概念,各方應有共識。當然,中方在執行過程中,會本著客觀公正態度,對此進行必要評估、認定和監督。我要指出的是,第2270號決議不光有制裁,還重申支持六方會談,要求不采取任何可能加劇局勢緊張的行動。鑒此,中方認為,第2270號決議需要全面、完整加以執行。制裁是必要手段,維穩是當務之急,談判是根本之道。

 

    目前半島局勢劍拔弩張,充滿火藥味兒。如果緊張加劇甚至失控,對各方都將是災難。作為半島大鄰國,中方不會坐視半島穩定受到根本破壞,不會坐視中國安全利益受到無端損害。我們強烈敦促各方理性克制,不要再激化矛盾。

 

    半島問題的終解決,要綜合施策,對癥下藥。一味迷信制裁和施壓,實際上是對半島的未來不負責任。為此,中方提出實現半島無核化與停和機制轉換并行推進的談判思路。無核化是國際社會的堅定目標,停和機制轉換是朝鮮的合理關切,兩者并行談判,分步推進,統籌解決,既公平合理,又切實可行。對于其他各方提出的設想,包括以靈活方式開展三方、四方甚至五方接觸等,只要有利于把半島核問題拉回談判桌,我們都持開放態度。

 

    南海問題

 

    路透社記者:中國為什么不允許外國記者訪問南海島礁?中國南海島礁建設目的是什么?

 

    王毅:南沙群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只要是炎黃子孫,都守土有責。中國從來沒有也不會提出新的領土要求。中國在自己的島礁上建設防御設施,是履行國際法賦予的自保權。中國不是在南沙早部署武器的國家,也不是部署武器多的國家,更不是軍事活動頻繁的國家,“軍事化”這帽子扣不到中國頭上,有更合適的國家可以戴。

 

    中國在南海島礁上建設的不僅是必要防御設施,更多的是民用設施,是向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產品。等設施建設完成,具備條件后,我們會考慮邀請外國記者去參觀訪問。

 

    作為南海大沿岸國,中國希望維護南海的航行自由。在中國和本地區國家共同努力下,南?,F在是世界上自由和安全的航道之一。我想在這里提醒的是,航行自由不等于橫行自由。如果有人想把南海攪渾,把亞洲搞亂,中國不會答應,本地區絕大多數國家也不會允許。

 

    中國一直在為南海和平穩定做出各種努力。我們專門設立了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陸續開展了40多個合作項目。我們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已形成兩份共識文件,進入商談“重要和復雜問題”新階段。我們主動提出制定“海上風險管控預防性措施”,尤其是提出設立“海上緊急事態外交熱線”和“海上聯合搜救熱線”,充分展示了我們的誠意。盡管這些努力一直受到個別國家的干擾阻撓,但是,中國完全有能力,也有信心與東盟國家一道,確保南海的和平發展大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菲律賓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可能作出不利于中國的判決。中方是否感到憂慮?打算怎樣應對?

 

    王毅:中國政府早在2006年,就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98條賦予的權利,作出排除強制性仲裁的政府聲明。作出類似聲明的,全球有30多個國家,這些排除性聲明一并構成《公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應得到各方尊重。因此,中國不接受南海仲裁案,完全是在依法行事。而菲律賓的做法,恰恰是一不合法,二不守信,三不講理。不僅違背了在中菲雙邊協議中做出的承諾,違背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四款的規定,也違背了提出仲裁應由當事方協商的國際實踐。菲律賓的一意孤行,顯然有幕后指使和政治操作。對于這樣一場走了調、變了味的所謂仲裁,中方恕不奉陪。

 

    中國早發現、命名、開發、管轄南海諸島。我們的先人在這里世代耕耘、辛勤勞作。我們比任何人都熟悉和熱愛這個地方,比任何人都希望南海和平穩定、航行自由。

 

    在南海這一舞臺上,曾有過殖民侵略,有過非法侵占,現在又有人興風作浪,還有人炫耀武力。但是,就像潮水來了又退去一樣,這些圖謀終都不會有結果。

 

    歷史終將證明,誰只是匆匆過客,誰才是真正主人。

 

    中朝關系

 

    《環球時報》記者:中國是否還把朝鮮當成盟國?如果半島發生戰爭,中國是否會再來一次“抗美援朝”?

 

    王毅:中國和朝鮮半島山水相連,休戚與共。中朝關系是有著深厚友好傳統的國與國之間的正常關系。

 

    中國既重情義,也講原則。我們珍視同朝鮮的傳統友好,朝鮮要謀發展、求安全,我們愿意支持幫助。但同時,我們堅持半島無核化的立場毫不含糊,對朝方推進核、導計劃的做法不會遷就。應當清楚地看到:無核才能和平,對話才是出路,合作才能共贏。

 

    中美關系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近來中美在亞太地區的戰略競爭加劇,今年又是美國的總統選舉年,您對中美關系前景怎么看?對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是否有信心?

 

    王毅:中美作為兩個大國,既有合作,也有摩擦,可能是個常態。今天早上我剛聽到一個消息,美國對中國的企業進行貿易限制。這不是處理經貿矛盾的正確做法,損人不利己。我們的工作,就是直面和解決問題,擴大和深化合作,同時努力把摩擦也變成合作。過去雙方在氣候變化上有分歧,去年中美共同促成了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的成功。前一段網絡是摩擦,現在雙方建立起一整套對話合作機制。近海上問題的摩擦多了起來,但我相信,等到美國真正冷靜下來后,雙方完全可以更多考慮如何開展海上合作。摩擦的根源是美國總有一些人對中國抱有戰略疑慮,總是擔心中國有一天會取代美國。我要強調的是,中國不是美國,中國決不會也不可能成為另一個美國。我們無意取代或領導誰。建議美國朋友更多學習體會一下中國5000年積淀的歷史文化傳統,不要動輒套用美式思維來判斷中國。想清楚了這一點,中美關系的前景就會豁然開朗。

 

    習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美合作可以辦成很多有利于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偨Y中美關系走過的風風雨雨,還是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這條路,符合雙方的共同和長遠利益,也順應世界發展變化的潮流。我們希望,不管美國的政府和領導人如何更替,美方都能和中方一起,沿著這個正確的方向堅定走下去。

 

    中俄關系

 

    俄通—塔斯社記者:當前復雜國際形勢下,俄中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是否面臨挑戰?

 

    王毅:中俄關系是成熟、穩定的。我們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牢固基礎上,也有著加強合作、互利雙贏的巨大需求,完全經得起任何國際風云的檢驗,不會因一時一事而改變。去年一年,習近平主席就和普京總統會晤了5次,為中俄關系保持發展勢頭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兩國間的大項目合作在積極有序推進,東線天然氣管道已開工建設,產能和裝備制造、農業、財金等領域合作也在提速。

 

    中俄經濟互補性強,合作需求大,具有長期性和戰略性,一些臨時性因素不會也不可能影響中俄深化全方位合作的大趨勢。

 

    今年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15周年。我們愿大力弘揚條約確定的世代友好理念,把兩國高水平的政治關系優勢轉化為更多務實合作成果,不斷豐富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內涵。

 

    一帶一路

 

    《中國日報》記者:“一帶一路”取得了哪些進展?有人擔心這是中國實力加快向外擴張的象征,您怎么看?

 

    王毅:“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已經取得顯著進展。今天正好向大家曬一曬兩年多來的成績單。

 

    一是參與伙伴越來越多。目前已經有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了合作意愿,30多個國家同我們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二是金融支撐基本就位。中方發起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經開業運營,絲路基金的批投資項目也已正式啟動。

 

    三是互聯互通網絡逐漸成形。以中巴、中蒙俄等經濟走廊建設為標志,基礎設施、金融、人文等領域取得一批重要早期收獲。中歐班列貫通歐亞,匈塞鐵路、雅萬高鐵開工建設,中老、中泰鐵路等泛亞鐵路網建設邁出重要步伐。

 

    四是產能合作全面推進。我們同近20個國家開展了機制化產能合作,開創了中國—哈薩克斯坦合作新模式,一大批重點項目已在各國落地生根。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的,但機遇是世界的。提出這一倡議,順應了亞歐大陸要發展、要合作的普遍呼聲,標志著中國從一個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快速轉向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奉行的不是“門羅主義”,更不是擴張主義,而是開放主義。“一帶一路”帶給未來世界的,一定是一幅亞歐大陸共同發展繁榮的新的歷史畫卷。

 

    中日關系

 

    日本《每日新聞》記者:請問您如何看待中日關系的現狀?中日關系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改善出路又在哪里?

 

    王毅:由于日方在歷史等問題上的錯誤做法,這些年中日關系傷得不輕。盡管在雙方有識之士努力下,兩國關系出現了改善跡象,但前景仍不容樂觀。因為日本政府和領導人一方面不斷聲稱愿意改善日中關系,一方面又刻意到處給中國制造麻煩。這是一種典型的雙面人的做法。

 

    中日兩國比鄰而居,隔海相望,兩國人民也有著友好傳統。我們當然希望中日關系能夠真正好起來。但俗話講,治病要斷根。對于中日關系而言,病根就在于日本當政者的對華認知出了問題。面對中國的發展,究竟是把中國當作朋友還是敵人,當作伙伴還是對手?日方應認真想好這個問題,想透這個問題。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賬號:"xxxxxxx",每日獲得互聯網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媒體
點擊排行
買家保障支持先行賠付
擔保交易保障每一筆交易
實地驗廠真實性并拍照取證
委托找廠萬余家工廠等您下單
手機客戶端隨時隨地 快捷方便
海外購| 產業鏈| 供應鏈| 吉交會| 吉日會| 吉俄會| 吉蒙會| 博覽會|
com黄片大全免费,天天摸天天爱天天射天天添,黄色网站无码免费不卡顿,亚洲欧美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